close







高雄的古蹟有哪些




立即點擊


高雄的古蹟有哪些如果可以列出級數更好唷越多OR有列出級數的選為最佳解答的機會越高唷^^





http://www.kshs.kh.edu.tw/content/town/khold/ http://www.kcg.gov.tw/tour/oldtab.htm 孔廟 古蹟等級:第三級 位置:高雄市左營區蓮潭路十七號 陳中和墓 古蹟等級:第三級 位置:高雄市苓雅區福河段747、749等地號 旗後燈塔 古蹟等級:第三級 位置:高雄市旗津區旗下巷三十四號 旗後天后宮 古蹟等級:第三級 位置:高雄市旗津區廟前路八十六號 左營舊城 古蹟等級:第一級 位置: 東門-高雄市左營區興隆段一五八號 南門-高雄市左營區果貿段九十六地 號第三十七筆 北門-高雄市左營區興隆段一八○、一八三之一地號 雄鎮北門 古蹟等級:第三級 位置:高雄市鼓山區蓮海路六號 旗後砲台 古蹟等級:第二級 位置:高雄市旗津區旗港段1231、 1232地號旗津區旗後山頂 前清英國領事館 古蹟等級:第二級 位置:高雄市鼓山區蓮海路十八號側 (高雄港口哨船頭山丘上) http://www.math.scu.edu.tw/people/math91/91131049/kogi-01-03.htm 一級古蹟 鳳山縣舊城 所在城市: 高雄市 古蹟等級: 一級古蹟 古蹟類型: 城郭 建造時期: 康熙六十一年 (西元1722年)





高雄-古蹟左營<鳳山縣>舊城旗後砲台打狗英國領事館旗後天后宮雄鎮北門旗後燈塔舊孔廟(崇聖祠)陳中和墓園參考資料:http://stu92.ksvs.kh.edu.tw/~s23060083/13/可是有的古蹟有改變左營<鳳山縣>舊城〈一級古蹟〉旗後砲台〈二級古蹟〉打狗英國領事館〈二級古蹟〉旗後天后宮〈三級古蹟〉雄鎮北門〈三級古蹟〉旗後燈塔〈三級古蹟〉舊孔廟(崇聖祠)〈三級古蹟〉左營<鳳山縣>舊城〈一級古蹟〉鳳山縣舊城建於1826年,因位於左營興隆莊,一般人習慣稱之為左營舊城,但它卻不是因為城池破舊才被叫做舊城,而是因為當時的鳳山縣在1853年時又另建新城(現今的鳳山市,昔稱埤頭街),至此左營縣城(昔稱興隆莊縣城)才淪為舊城,而埤頭街縣城當然就是新城了。清統領台灣時期,新港溪以南稱鳳山縣,因境內有鳳山丘陵(在今大坪頂)其形昂立如冠,彎曲如鞍,最為圓秀,旁有二小峰,形若飛鳳展翅,故名鳳山縣。左營興隆莊因為有遼闊的蓮池潭,飲水灌溉皆方便,加上打鼓山、半屏山插於左右,龜山、蛇山環繞擁護,這等山川秀麗、形勢險要,興隆莊遂成為清初鳳山縣的最大市街,並且成為縣治的所在。而清領台灣的初期,還在為「台灣棄留」的問題爭論不休,後來雖然將台灣併入其版圖當中,但是為了防止變亂,卻不允許縣府築城。直到1721年,因有旗山內門人朱一貴變亂,導致興隆莊縣署殘破不堪,清廷才允許築土城或竹城保護之。因此在1722年時,知縣劉光泗就在左營興隆莊,建築了台灣的第一座土城。不過我們現在所見的卻是石城,這是怎麼回事?這是歷經許多事件衝撞後的轉變。首先,在1786年時,有林爽文之亂,並由其南路大將莊大田響應,進攻左營興隆莊,興隆莊的土城遂淪毀。隔兩年事平之後,縣治就被迫遷往埤頭街(今鳳山市),並插竹以為竹城。但在1806年時,又有海盜蔡牽犯台,由其黨徒吳淮泗攻陷新城,埤頭街為之殘破。遂有復建舊城(興隆莊)之議,但因經費浩大無著,所以沒有實行。在1824年時,再發生楊良斌之亂,埤頭街縣城又被攻下,於是重返興隆莊縣城才成為當務之急。在1825年由知府方傳穟以官民分攤方式募款72.7%,餘款由官方出資,由杜紹祁知縣督建,就地取材,以咾咕石及三合土為主,門拱為花崗岩打造而成。這座由官民合資興建的石城於1826年完工,也就是現在的左營舊城,更是台灣的第一座石城。左營舊城是臺灣地區第一座石城,也是首先官、民合資興建的城,而建城的實際費用,也比原先預估結餘可觀的工程款,此乃知縣杜紹祈下設督造總理與督建總理等人的用心監督。這在當時臺灣貪吏充斥的環境中,可說非常難得。因此在各門額的題字除了知府方傳穟、知縣杜紹祈之外,各勸捐總理、督造及督建總理也都有落款,這在台灣的各城門中難得一見。左營舊城是目前台灣剩下唯一一座有護城濠的城(註一)。原有的四座城門分別為東門─鳳儀門、西門─奠海門、南門─啟文門、北門─拱辰門及四座砲台。1826年城雖建好,但縣治並沒有馬上遷回興隆莊,卻仍然以鳳山埤頭街為縣治所在,這是因為當時的左營不論在人口、經濟、文化等各方面條件,都顯然遠遜於鳳山埤頭街。歸納主要的原因有以下五點,(1)興隆莊石城居住條件不佳:因為石城把龜山全部圍入,造成大雨時山水會注入縣內,易形成水患,並且縣署衙門各地都泥濘不堪,居民深以為苦。加上城內只有兩口水井,飲水缺乏,生活較為不便。(2)埤頭街較為繁榮:自康熙中期以後埤頭街即為鳳山縣之莊、社、街中最大者,為紳商聚居之地,據1847年統計,埤頭街人口八千,興隆莊人口才五百,相差懸殊,榮衰立判。(3)自1814年紳民捐資興建鳳儀書院,作為縣學之用後,埤頭街已成為文化中心所在。(4)埤頭街為枋寮、琅嶠(恆春)、美濃等地赴台南府城之孔道,為一交通要塞。(5)埤頭街東便門有碼頭可經前鎮河,直通打狗港,水運便利。(6)英商買辦必麒麟認為,打狗山上的盜匪官方無力平定,只得選擇避開他。因此續任的知縣,皆赴埤頭街縣城辦公。1838年知縣曹謹並增建城樓、砲台、濠塹,又增強火藥庫,以增加安全性。於1853年時又有「林恭」之亂,知縣「王廷幹」在興隆莊遇害,參將「曾元福」退守埤頭街縣城火藥庫,得無恙,居民信心大增,乃正式將縣城遷回埤頭街。至此興隆莊縣城淪為舊城,而埤頭街縣城成為新城。舊城內的街道原是左營最繁華的地區,且城內龜山麓有興隆寺、龜山頂有天后宮,皆香火鼎盛。日治時期1938年,日軍將左營港(昔稱萬丹港)建為軍港,且在後勁設海軍煉油廠。為了保護左營軍港及後勁海軍煉油廠,居制高點位置的舊城及龜山,於1940年時被畫為軍區,並命令城內居民遷出,土地登記為日本海軍所有,左營莊役所亦遷出城外辦公,致城內文物蕩然無存,且廟宇因終年失修而致全毀。台灣光復後,國民政府還是把舊城之北門、東門及龜山畫為軍區,城內則成為眷村所在(現已遷村至果貿新村)。1985年8月19日,內政部公告,含東門、南門、北門及城牆、護城濠及北門外之鎮福社,及拱振井為一級古蹟,也是目前高雄地區唯一的一級古蹟,目前舊城的外觀是1991年3月修復完工的。鎮福社及拱辰井皆在北門出口,位於左營區勝利路、義民巷、埤仔頭街交會口處。而拱辰井因位在路中央,基於安全考量,目前用鐵蓋加蓋住。四座城門分別為內城額門為東、西、南、北門額,而外城門額為鳳儀門、奠海門、啟文門、拱辰門。其名稱由來:東:鳳儀門─為意指有鳳來儀,國之呈祥之意。因漢人風俗稱鳳為百鳥之王,是一種吉祥鳥,如果有鳳出現,就會國運昌隆、風調雨順。而鳳又都出現於東方,因此東門即為鳳儀門。是目前保存較為完整的部份,不只有城門,還有城牆約有五百公尺左右,馬道及城上雉蝶、橋樑及護城濠塹也都還完好,且流水環抱,古意盎然。西:奠海門─「奠」為「安定」之意。因西門面向左營軍港(昔萬丹港)及台灣海峽,有鎮守海門之意。此門位於左營自助新村內,目前城門全毀,僅遺一截城牆。其內門額「西門」現存於打狗英國領事館內展示(現館內闢為高雄史蹟文物館)。南:啟文門─古人認為南方主文運。舊時科舉制度,要到縣城鄉試者,皆由此門進出,即為開啟文人,為國舉才之意。此門位於左營大路與鼓山三路交叉口。僅存城門及城樓,而城樓是1969年才新建的,卻未依照古建築模式及材料修築,而失去原有的古樸風貌。日治時期為了打通楠仔坑經左營到哈瑪星的舊省道時,日人便拆除這段城牆。(現在的民族路省道是1941年火車站由哈瑪星遷到建國路時才開通的)北:拱辰門─北辰即是北極星,意即眾星拱著北極星在旋轉。這種現象在台灣比較難解說,因台灣緯度較南,如在中國大陸因緯度較北,一年四季皆能看到北極星,而北極星是不動的,於是就像所有的星星都拱著北極星旋轉一樣。北門較為特別是,門外兩側塑有五彩灰質門神像「神荼與鬱疊」(註三)雕工精細,為全台灣最獨特者。因為城門口的埤仔頭街的頂端為店仔頂路,而店仔頂路以北,舊時原為墓園,設門神有趨吉避兇之意。一般參觀舊城都會到東門來,尤其是大型車,因為東門前的腹地非常大,停車容易,城牆也最為完整。我們就以東門為例往內而走,最先進城門前要先過橋(一般為吊橋),橋面是木製的很優雅,橋墩是六角形為便利水流而設計,城牆底部石材是呈六角形排列,像蜂巢一樣,稱蜂巢式築法,經科學証明為最堅固及耐震。城門洞內、外是拱形,中間方形,是為能開閉門扇。門扇的門閂洞也是一深一淺,這是為能栓門閂的設計。而門扇因是木製己腐壞,但門臼的洞(即固定門軸的洞)還在,舊時製做門臼是有學問的,諺語有:「門臼那A號,卡贏養三隻狗。」門洞的拱形材料是由花崗石條所砌成,台灣不產花崗岩,那都是當年唐山過台灣時的壓艙石,而且門洞是外面較小,裏面較大,那是便於防衛用。要上城牆上的斜陂,沒有樓梯,是為便利馬匹行走,稱為馬道。牆上一塊一塊由紅磚砌成的稱雉蝶(雉為長度單位,堞為高起之土),而雉堞中間的小洞為窺孔,雉堞與雉堞之間的凹槽為射箭孔。延著牆上的馬道可到達砲台。城門上的短牆,稱為女牆,即牆上之牆,城內的小山丘即為龜山。另在蓮池潭南邊的小丘旁(龜山的頭部左側)也有一停車場,由此可參觀北門拱辰井、鎮福社及城隍廟,順便遊覽蓮池潭。左營舊稱興隆莊,埤仔頭是舊縣邑所在,而埤仔頭的埤:就是指蓮池潭。亦稱蓮花潭。是鳳山八景之一(泮水荷香),湖光山色,兩岸夾柳潭邊廟宇毗鄰,風光琦麗。是全國聞名的觀光勝地之一,如春秋閣:雕樑畫棟、耀日映水、金碧輝煌,是昔日高雄風景區的宣傳樣本。慈濟宮:主祀保生大帝,一般人可能不很熟悉,但若說是大道公就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他是泉洲人的守護神,精於醫術,以活人為心,以葯方濟人,被歷任皇帝勒封為慈濟、英惠候等,自是廟宇遍於漳泉之間,而台灣昔為瘴癘之地,且鄭成功之諸者將士皆漳、泉人士,因此信仰鼎盛,建廟亦早。民間故事裏大道公與媽祖婆之間的恩怨情仇到相互於壽辰時鬥法更是家喻戶曉,廟前的龍虎塔也是因龍得眼疾,而虎被骨頭哽噎,而求助於保生大帝的民間故事。元帝廟的玄天上帝,則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及龜、蛇大鬧洛陽橋的民間故事,而城隍廟更是舊時政府恐行政控制能力不足,遂借重宗教力量來約束人民行為(附註二、三)。以上都和左營的人文、歷史有密不可分的關係。鎮福社:俗稱埤仔頭土地公廟仔。其廟史溯自明永曆十六年,即清順治十八年,鄭成功渡台開基,置萬年縣於興隆里,設縣之初,即以結構簡陋的土、竹合造廟宇,主祀福德正神,經歷多次重修、擴建。在二次大戰期間,原廟全毀,至民國五十年拆腐重修,始成今日古樸之廟宇,本因都市計畫,拆除在即,最後併入舊城,合列為一級古蹟,才能保存至今。註一:自然的河渠才叫護城河;人工挖鑿而成的,比較寬且比較淺的稱護城濠。註二:清朝統治的控制形態為(1)縣衙門(2)孔廟(3)城隍廟,三位一體。而日治時期則是警察局、學校及衛生所。註三:城的外圍有河流護城的叫城池。沒有河流的則稱城隍,為防禦性建築物,因是全城百姓禍福安危之所繫,因而成為自然崇拜的神,被稱為城隍爺,又可分為縣城隍、州城隍、府城隍、省城隍及京師城隍等。舊城北門的「神荼與鬱疊」---右手持劍、左手拿欽搥者為神荼,右手拿光環、左手持鞭者為鬱疊。Top--------------------------------------------------------------------------------旗後天后宮〈三級古蹟〉據《重修鳳山縣志》典禮志:「按天后,莆田湄洲嶼人。宋都巡檢林愿女,建隆元年三月二十三日誕。從幼能知休咎,布席海上濟人;人稱神女。」相傳媽祖—林默娘自幼熟諳水性,曾泅水救父於覆舟,並屢救鄉人於海難,鄉人皆以「奇女子」敬慕之。某日赴海捕魚的父親復遭海難,於遍尋不著之際,默娘誓得父屍,在三跪九叩後,縱身入海,三日後,果見身揹其父屍,浮於海上。從此以後人們常看見林默娘穿著朱紅色的衣裳,在各島嶼間飛翔,因此建廟祀之,且並祀於其鄉之地名紅螺者。在宋朝時屢次顯現神異,賜號為「順濟」。元以海漕底績,賜額「靈濟」。明永樂封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歷朝封賜均有一濟字,其意思則為庇佑海上行旅的女神。康熙二十二年夏,施琅征台時,部隊駐紮澎湖,當時天氣炎熱,旱象畢露,在天后廟的左邊有一口井,平常只能供百人所飲用,突然間卻湧出大量泉水,四萬軍士均能解渴,軍心為之振奮,人稱萬軍井。當戰鬥開啟時,蓬勃的西北風的風勢使得清軍心有餘悸,看到鄭軍明顯的居於上風,施琅大聲狂呼祈求上天和皇帝的靈助,來幫助清軍脫離困境。說也奇怪,西北風頓時收斂,南風復起,幫助清軍克澎湖。清軍登岸後將軍施琅謁廟,發現廟裡的天后像,臉上汗水未乾,衣袍全部濕透,方知原來所有的泉水、風向均是媽祖所供應,就將這件事報知康熙皇帝,皇帝特別選派禮部郎中雅虎前來澎湖拜祭答謝神功。康熙五十九年翰林海寶冊封琉球還,奏神默祐功,奉旨春秋致祭,編入「祀典」。因此台灣各地紛紛興建媽祖廟,使得在台灣各廟宇中,除土地公廟外,就屬天后宮數量最多,分佈最廣的廟宇。而旗後天后宮,創建於1673年(明鄭時期),歷經331年之歷史,為台灣本島最早供奉媽祖的廟宇(可以提出歷史文獻資料),也是打狗最早的發祥地。雍正四年,府治、廈門、湄洲三處,賜廟額。十一年,福州南臺加賜廟額。乾隆二年,加封天后。媽祖,即天后之由來。天后宮由草創時的茅屋,到後來的石壁小廟,再由1927年時信徒蔡吉提供建材(唐山紅磚、石材、木料)興建後,始有規制。現今之廟宇則是1948年(民國三十七年)時,由蔡文賓等信徒籌款重修,但仍以1927年的規制為體,加以藻飾,並著重保存其古拙面貌,實屬難得(註一)。旗後天后宮的建築是遵循古制,工字型的平面,深具考究,是古時官衙建築的典型。到廟上香時要從三川門的左邊進去,從右邊出來(以廟為主體)稱之為左青龍、右白虎。而媽祖本身雖是素食者,但信眾祭拜時的貢品,卻是葷素參雜,一般或葷或素的區別上是以廟頂的擺設為主,如果廟頂是福、祿、壽三仙者,大致可拜葷的,如是雙龍搶珠則是拜素的。廟大體上分為正殿、廟口、廟埕三部份。廟口一般人稱之為門面,因此在建築時最為講究,重要的裝飾或雕刻也都集中在此,這些雕刻故事圖樣,在裝飾的運用上,是以傳達祈福、驅邪、勸戒及教化之意函為主,就圖樣內容及背後所欲彰顯的意義,可分為兩大類型(一)神話傳說-以祈福、避邪功能為主。(二)歷史、文學典故-以寓意教化的功能為主。這些圖樣,有些本身就可單獨運用,具有獨特象徵意函,有些則須與其他動物或植物相連結方能產生意義。如天后宮前的龍柱,就是帝王的象徵,它在舊時必須有帝王賞賜過的廟宇才能有龍柱,而麒麟與鳳的出現則代表太平盛世,石堵上的「祈求」與「吉慶」則兩邊對稱,以及鶴與鹿在閩南語意為「福」「祿」等等,其他就由各位看官自己動動腦力吧,不過,這些裝飾與雕刻到底是在喑喻什麼,只要由諧音、移情與引申方向來思考,八九不離十都能射中。廟與漢人的生活有非常密切的關係,早期人類的時間概念沒有現在這麼精確,對於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對於大自然的變化該如何回應;以及什麼時候該和人群產生關係等等,大都是依據廟會活動、節慶來進行,於是廟會與節慶就成了人們生活的記號,同時也可增加人們的生活內涵。神明的慶典和人們的生活及節氣有密切關係,例如:每年的三大節慶中的端午節,在閩南語諺語就有「未吃五月粽,破裘不願放」,意即端午節未到之前,天氣尚未完全回暖、穩定,端午節過後才正式進入盛夏,寒流將不再來襲,棉襖也才能真正褪去。而中秋節一到,即指東北季風將開始南下,提醒人們必須要秋藏了。在國小的教科書中,就有蚱蜢取笑螞蟻的故事,蚱猛總覺得在秋天,大地糧食如此充足,何必忙著搬運食物呢?因此蚱猛不斷地嘲笑忙於儲存食物的螞蟻,結果冬天一到,冰天雪地之下,糧食嚴重缺乏,蚱蜢終落致凍死路旁的結局。就因為冬季的生活條件如此嚴苛,因此春天(即春節)一到,大地回暖之際,沒被大自然淘汰,尚活著的人就趕快放鞭炮,慶祝自己能逃過一劫,人們相互碰面也就彼此恭喜對方。原來「恭喜!恭喜!」的背後隱藏的是:你還活著,真好!舊時農業社會沒有什麼社交活動,廟會等慶典活動正好可以讓社區裡人與人之間增加互動,進而產生社區意識。尤其當人們離鄉背井至異地打天下時,個個無不滿懷希望及夢想,但人生不如意又十之八九,其遭遇挫折困頓在所難免,因此自然而然會藉神佛之寄託,求助不可見之神力或奇蹟來建立信心,因此在某些程度上,神佛就扮演著心理醫師的角色,可以療傷止痛,激勵人心。就生物學上來說:每個生命個體都是獨立唯一的,生命它是孤獨的,需要有精神信仰來支撐或寄託,廟在舊時代剛好可扮演此功能。因此在舊時,廟宇是集行政、經濟、文化於一身。而現今時空背景雖已不存在,但任何宗教活動都有其深層的意義及背景,因此我們應該深思的是如何發揚提昇其正面的功能及意義,及減少負面影響。天后宮內的神祉各自的機能,其實也和人類社會各階層的機能類似,例如:主祀媽祖就是讓人們在惡劣的環境中求平安,當有了平安之後,其左側的註生娘娘就是求生命的延續。當人有了平安及後代之後,還必須要有食物才行,因此右側的土地公就是要來保祐糧食的生產順利。另外,由於廟宇是所有人都能進去的,可是它又不能沒有過濾或防範的措施,所以守護門神恰好扮演現代大樓的管理員角色;而千里眼、順風耳就相當於現代經理的祕書一樣,專門蒐集各路情報給主子參考。如此說來,一間廟就宛如一個團隊,而眾神明們就在其中各司其職。廟宇在台灣有相當程度能代表族群聚落的特性,如天后宮就是沿海漁民所奉祀,而奉祀觀世音菩薩的龍山寺,則是泉州人的聚落(兩種聚落有時會重疊,變成雙慈宮)。開彰聖王則是彰州人的聚落。在旗後天后宮的右側偏殿裡有三山國王神明,即是潮州人(或客家人)曾在此落居的證據(註二);其旁邊還有一艘王船,是舊時醫學不發達民智未開,遂把一些疾病歸究為瘟神捉弄,因此人們祭拜瘟神以乞求身體平安。廟內還尚存有光緒十二年(1886年)古銅鐘一口,及光緒十八年(1892年)木質對聯一副,文曰:「旗峰煥彩得光照,鼓嶼來潮汐通信」,還有1691年(康熙三十年)的「墾耕契文」這可是旗後天后宮的歷史身份証。石碑二方:一為民間、一為官方所設。雖然都非原碑,但都記載著當時的歷史背景。「船戶公約」碑:於咸豐9年(1859年)立。據《重修鳳山縣志》:「涼傘嶼當打鼓門之中,風水相激,波花噴薄,尚可認識,若風恬浪靜,則全無所見,不知其為礁而避之也。非熟練舵師,不敢駕舟入港。至黃昏黑夜及風水不測,雖慣熟舵師,亦無施具巧矣。」說明打狗港早期港內多淺灘、暗礁,不能容許太多船隻一起進港,因此各船戶間,大家相互約定,彼此要互相幫忙等所立的公約。另一石碑為「嚴禁勒索以肅口務示告碑」於同治元年(1867年)立,打狗於1863年正式開港之後,當時其後訓口的文武駐防支人,常藉機私抽勒索,經通關之民眾不滿,赴衙門陳情之後,才立此碑於渡口附近,為守關人員警惕。附註一:據說天后宮能夠保持如此古樸的廟宇外貌,和當時日本派駐台灣的最高官員─首任總督「樺山資紀」應該有密切關係。他曾經在此居住過,並交代要善加保護天后宮。註二:三山國王廟現已遷走,但是把神明寄放在此。Top--------------------------------------------------------------------------------旗後砲台〈二級古蹟〉旗後砲台,首見於1717年(康熙五十六年)的縣志,當時安砲六位,配置兵員三十名看守。直屬台灣總兵,此後即無資料可查,現今之砲台則是「牡丹社事件」之後,清廷派船政大臣沈葆禎來台辦理海防事務,乃先後派淮軍統領唐定奎、副將王福祿督造,同時興工修築旗後砲台(威震天南)及打狗砲台(雄鎮北門)以共扼打狗港。因聘英國工程師設計,砲台屬西式建築,北區是兵防及集合場,指揮官位於中區兩邊上方,還有天橋相互懸接,中間有通道通往南區的砲操場所、彈藥庫,上方設有大砲四座及後來增建的進子藥房。但在正門入口卻是十足的中國式八字門及八字牆設計,以及兩邊門牆上以紅磚砌成囍字,有暗喻四喜臨門之意,兩字雖對稱,但字體稍有差異,這在舊式古厝建築也常發現,實深具漢人的建築特色。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給日本時,因台灣組成「台灣民主國」抗日,因此日軍於1895年10月15日,晨06:55分派日艦「吉野號」率領七艘戰艦開始砲轟旗後及打狗其他二座砲台。當時旗後砲台守將「劉成良」卻已經奉其義父黑旗軍統領「劉永福」之秘密電報,事先於清晨四時逃回台南,9:00黑旗軍全數撤出打狗。09:30大坪頂砲台著火,旗後砲台門額被擊中,毀去「威震」兩字。因此整修後的旗後砲台威震兩字為「鑲空」。而整個過程中,旗後砲台才回擊5發砲、雄鎮北門2發、大坪頂20發。在這種無人領導狀態之下,日軍於當天正午從今之海洋公園登陸,下午兩點半就佔領無人防守的旗後砲台。接者兵分過港,佔領雄鎮北門及大坪頂兩砲台的過程中都沒有發現守軍,此次戰役日軍並未遭遇激烈抵抗,守軍自指揮官以降,先後臨陣脫逃。打狗港周邊的三座砲台,是依地形分別為高、中、低三種高度,射程也分有遠程、中程及近程三種,構成打狗港前的火網交叉防線,共同扼守著打狗(高雄)。可是1895年日軍進攻打狗港時,卻是從打狗港的後面旗津海岸這邊來發動攻擊及登陸,使日軍很成功又快速的打敗守軍及佔領打狗。因此當太平洋戰爭末期,日軍也擔心美軍如法炮製,而在砲台大門下方的山腰處,開鑿四個山洞來儲放野戰砲及彈藥,防備美軍也可能從打狗港的後面(旗津海岸)登岸。相同的在民國89年(2000年)台灣在總統選舉時,國軍也在砲台北側面向旗津海岸這邊又構築的二座戰防砲陣地,並布置二門大砲,來防備中共的挑釁。直到總統選舉完畢,就職完成之後,二門大砲才撤離,目前止留下砲陣地。歷史就像一面鏡子,而古蹟則是歷史的見證,在旗後砲台可同時看到三個朝代及歷史的證物。日本殖民帝國,就清楚的記得這段歷史,這點非常容易證明。當你看完砲台繞道旗津海岸這邊下山時,就會發現在砲台大門下方的山腰處,有四座山洞,這些山洞是太平洋戰爭時,日軍發動旗津第一公學校的學生及皇民奉公會人員所開鑿的,日軍為防美軍也會從打狗港的後門旗津海岸這邊登岸,因此先挖山洞儲放野戰砲來防備。而威震天南及雄鎮北門兩砲台,現今都無大砲只有砲座,因日治時期大炮已被拆走、熔毀。光復後國軍於砲台及燈塔之間另築的碉堡、砲台在乏人管理下,成為斷垣殘壁,直至民國八十二年,高雄市政府重新修復完成,八十四年元月一日開放供民眾參觀。砲台大門門扇因時空因素已無從考証,目前門扇是重修時仿自舊台北城門製作的,但門栓洞還在,因此在左邊榕樹下,有兩座磚頭砌成的架子,它是為了擺放門栓用的,在大門兩側牆壁上四個角,有蝙蝠的圖樣紅磚,是暗喻賜福之意,而門上的木柱則有避震作用。而紅磚建材則是由大陸清水生產,一般稱之為清水磚或是燕尾磚,因為燒磚時,磚與磚相疊部份,沒有燒到會有黑色條紋,就像燕子的尾部一樣。而砌法則是丁字掛,這在建築上比較穩固。步上指揮區的階梯紅磚所砌成的各式圖樣,則是暗喻請進→歡迎→健康→長壽→發財→圓滿意等。南區彈藥區靠中間走道旁有一間是設製供案,作祭祀之用,據推測是呂仙祠,因依據「鳳山縣採訪冊」記載,當年旗後山腰還有呂仙祠。現今之出入口則是日治時期重新開鑿的,整修後,門高度只有一百五十五公分高,進出時要小心別碰到頭。門的旁邊有一小洞是為水洞(排水口)。舊的砲牆則是用舊式的三合土建造,還可見一些小貝殼,並非現今水泥砌成。(註:東方三合土材料為糯米汁、沙泥、石灰。西方為黑糖米、河沙、石灰)Top--------------------------------------------------------------------------------雄鎮北門〈三級古蹟〉在1685年的澎湖台灣紀略中,就曾提到打狗山「寇」(明、鄭時期)置砲於此。其後鳳山縣誌說:1720年已有打鼓汛,砲台一座、煙墩一座、望高樓一座。重修鳳山縣誌也說:1764年打鼓港汛,砲台一座、煙墩三座、望高樓一座。1874年發生日本派兵攻打牡丹社的事件(註一)。因為這個事件的影響,才將臺灣納入清朝的東南沿海防線,清廷遂派船政大臣沈葆禎來台辦理海防事務,並由淮軍統領唐定奎,副將王福祿督造雄鎮北門(打狗砲台)及旗后炮台(威震天南),於1875年完工及旗後燈塔(18883年完工)。完工後的雄鎮北門和威震天南兩砲台,共同扼守打狗港。不過1877年初,福建巡撫丁日昌來台後才發現,此處空有砲台卻無一砲可用。直到1883年台灣兵備道劉璈說:「已築砲台一座,安置阿姆斯壯,四噸半大砲二尊」。可知從1683年清廷佔領台灣到1883年剛好二百年的期間裡,清廷並未對台灣有較積極的治理經營,只著重在防止人民動亂而已。這樣的情形一直持續到1874年的牡丹社事件之後才有轉變,施政上也有較大改革。打狗共有三座砲台,即雄鎮北門、威震天南及大坪頂砲台(註二),依地形分別為低、中、高三種高度,在射程上也分有近程、中程、遠程三種距離,形成打狗港前的火網防線,共同扼守著打狗港。可惜大坪頂砲台於日治時期已荒廢,光復後又被劃為軍區,現已無法參觀。雄鎮北門則屬高度最低的近程砲台。砲台配合地形高低起伏,四周圍牆以三合土與海邊咾咕石疊成。是一個不規則的橢圓砲台,砲座前的厚牆使用版築法、外表上尚可見到一層一層的痕跡,至今仍然很堅固。砲台內建造辦公房舍,日治以後被充為港口信號管制所。而大砲亦被移走,今已不存,目前只剩弧形砲座(二座),砲台城門及完整的厚牆垣。註一:牡丹社事件發生於1874年。事件緣起於1871年時,有琉球船隻在台灣南部恆春半島東岸八瑤灣發生海難,船上原有六十九人,上岸時溺斃三人,剩餘六十六人,但上岸後遭當地原住民殺害,只餘十二人逃到車城,經漢人幫助,輾轉回到琉球。經琉球國向清廷抗議無效。後來日本以琉球為其屬地而代為出面,要求清廷懲處番民。清廷推說:「殺人的都是生番,不服王法,只好置之化外。」日使則說:「生番害人,貴國置之不理,我國有必要問罪島人,因與貴國盟好,特先來奉告」。清廷還是推說:「生番為化外之民,問罪與否聽憑貴國辦理」。又告訴居間協調的美國人說:生番「政教不及,野蠻無主」。清廷既然承認台灣生番野蠻無主,對於日本要興師問罪又是聽憑辦理,因此對於日本來說,這是出兵的好機會,於是1874年,日本向美、英租船,由長崎出發向台灣開征,於今之屏東縣車城南方的射寮(即今海洋館旁)登陸。打敗原住民,佔領牡丹社(殺人的是高士佛社,牡丹社卻受罪)。清廷至此才知事態嚴重,趕緊派船政大臣沈葆禎率領大批淮軍渡台與日軍對峙,結果並未交戰,對方以外交手段化解糾紛,清廷賠款五十萬兩及承認日軍是保僑護民(即琉球為日本屬地),並在石門附近的統埔庄建造墓碑以為紀念。註二:1888年時由劉銘傳再於打狗山上建妥的。Top--------------------------------------------------------------------------------旗後燈塔〈三級古蹟〉1683年起滿清政府因消極治台,所以台灣的發展主要是靠民間的努力,又因清國係大陸封建古國,閉關自守,不重經貿,台灣原本自荷蘭以降的海洋經貿特色因此大減,明鄭時代已經很暢旺的國際貿易,至此明顯萎縮,過去台灣做為遠東貨物集散中心的地位也大大跌落。直到1858年(咸豐八年)英法聯軍之役後,閉關自守的滿清帝國被條約所迫,終於在台灣開港通商,台灣的海洋文化根性,又再一次獲得舒展的機會,因此打狗港船隻出入日漸繁多,港口導航設施日趨迫切,在台灣開港前後,外國也曾多次要求清政府,設船隻進港的導航系統,但清政府都沒有實施。至1883年(光緒九年),也是因牡丹社事件,由水師副將王福祿聘英藉工程師,於旗後山北端的山頂上,興建一中式方形紅磚燈塔,內裝有英製之六等單蕊定時光燈,見距約十哩,以維護夜間船隻進出打狗港的安全,可惜現今己不復存在,只剩基座於現有燈塔的北邊,以供憑弔,這些遺留下的基座目前被列為三級古蹟。而現有的燈塔則為日治時期,日人為擴建高雄港並於1916年(大正五年)著手重建,並於1918年(大正七年)完工。燈塔底層為文藝復興後期的巴洛克建築,燈塔主體的後面是八角形磚塔,至頂部時則轉為圓筒狀,裝有三等電燈,見距約20.5浬,並有二十四小時電報發報系統,天候不佳時,亦可讓過往船隻接收。並有陽台可供眺望,燈室外面裝玻璃,圓頂上有風向球,塔身塗白色,頂部為黑色,高達十一公尺,因旗後山為獨立山頭,三邊環海,另一邊是沙洲,又建於最高點,故遠望極為明顯。燈塔的英文為(light-house)意即發光的房屋。地球表面海洋的面積為陸地的二倍多,因此船隻在航行時,面對一望無際的大海,它就必須靠燈塔傳出的座標來定位。因此每座燈塔的燈光顏色及每次間隔的發光時間都有一定的規定,讓過往船隻配合航海圖定出自己的座標及航線,以免偏離航道,而迷失在茫茫大海中。目前這座聳立在打狗港口的燈塔,雖非1883年當年興建的方形紅磚燈塔(三級古蹟),但從1918年以來,它從無間斷的發出光芒,指引海上的船隻,確保航海安全,其功不可沒。光復以來,因科技進步燈具不斷更新,目前己換裝為新式四等旋轉透鏡電燈,光力增為八十五萬支燭光,但由於海關的用心維護,建物仍維持日治後期的巴洛克建築舊觀,實屬難得。燈塔前的草坪上尚有一座日晷儀。從燈塔的側門有路可直接通往旗後砲台。在燈塔前方空地,可俯觀整個高雄港,及第一航道大船的進出,非常壯觀。Top--------------------------------------------------------------------------------打狗英國領事館〈二級古蹟〉台灣早期的西方建築,只有荷蘭、西班牙時期留下的城堡要塞及教堂,這是洋人在台第一階段的建築,但自鄭成功駐台之後便中斷,之後清廷採封閉政策且禁止傳教,因此沒有再出現西式建築。直到1858年清廷簽訂天津條約後,又被迫開放台灣,這時才有新的西方建築出現,如五福路的天主教教堂─玫瑰聖母堂。打狗英國領事館建於1865年,可說是西方國家在台灣的第一幢洋樓,屬於英國商人─天利洋行所有,1867年之後才由領事館承租下來,後來被買下當館舍。西方列強為了要和中國及台灣進行貿易,在1858年的天津條約,要求清廷開港通商,但條文中沒有列清楚是那幾個港口。1860年簽訂北京條約時,即明列應開放台灣(安平)及滬尾(淡水)兩港通商,但此時安平、淡水兩港其實已經淤塞很嚴重。安平只在每年冬季的東北季風期間適合停泊外,其餘時間船隻大都轉往打狗停泊。外國列強因而再度要求增加港口,然而閉關自守的清國,視開港如割肉,當然不願再多開港口。法國駐福州的稅務司卻向清國解釋說:「港口分『正口』與『子口』,兩者合起來也只算一個港口而已。而打狗是安平的子口,基隆是淡水的子口,合起來只有兩個港口,並沒有多開。」在如此彈性的解釋下,使得原來開放兩港,實際上變成四港。事實証明,一直苦於貿易逆差的清國境內,台灣是唯一貿易順差的地區,開港通商,原本對於海島台灣有益無害,可是這個封建大陸古國的清朝政府,卻讓外國人以哄騙小孩的方式來多開港口,簡直可笑。打狗也就是在這樣的因緣際會下,正式走入國際舞台,創造出今日之高雄風華。1861年,英國在台南設副領事館,但三個月便後遷往淡水。直到1863年12月打狗開港,設稅務司。1864年11月,英國將台灣副領事館南遷來打狗。三個月後,也就是1865年2月將之升格為台灣領事館,但保留淡水副領事館。而領事館剛遷來打狗時是租用打狗港內的廢船─三葉號為館舍。但因船上潮濕及霉爛,改租哨船頭二層樓的華人房舍。二年後,1867年又遷到山丘上的洋樓,也就是現今的打狗英國領事館為館舍。洋樓原屬英商天利洋行所有,但洋樓出租幾週後,天利洋行就宣告破產,產權售於怡記洋行,不過並沒有影響租約。英國領事郇和認為本幢洋樓堪稱打狗「第一幢蓋得最監固的房子」,其此屋的建築工人和建材,都是來自廈門,大件的石材和木料,也都事先在廈門備妥運來打狗安裝。因為是依山丘的地形建造而成,所以如果從正面或是旗津地區方向看過來,為一層樓建築,但從北邊或中山大學往回看,卻是兩層樓建築。因洋樓原屬一般商人所有,不是為領事館而設立,因此部份空間設計,就和現有的領事館有所差異。如1885年曾發生保管箱竊案,當時的調查報告和其附圖,就和現在不合。再如底層有牢房,以一般洋樓是不會有此設計,這應該是領事館承租之後改建的。日治時期,領事館被改作高雄海洋觀測所。太平洋戰爭時,遭美軍炸毀後面部份房舍,台灣光復之初曾作為台灣熱帶海洋研究所,後因疏於管理,又遭風災,尤其是賽洛瑪颱風的破壞,可說是處處斷垣殘壁。直到1987年內政部公告為二級古蹟,才被修復成現今情形。現今館內闢為高雄史蹟文物館。其中馬關條約割讓台灣給日本的原文影印本也呈列其中。入口外牆在太平洋戰爭時,為防美軍轟炸被塗刷水泥,原留有許多彈痕,整修後已不明顯。領事館和舊的登山古道,一同列為二級古蹟,由台灣水產試驗所旁石階曲折而上,石階磚石亦來自大陸,護牆則由咾咕石砌城,精緻幽雅。高雄市政府為提供市民最佳的精神食糧,做為民眾終身教育與學習之處所,並再次來展現這些歷史建築的生命與活力。而運用這些歷史建築,做為史蹟文物館、歷史博物館及願景館等。並為不使古蹟的維護成為政府的負擔,更策劃委外的複和式經營方式。目前史蹟文物館正透過民間企業的參與維護,從93年起,除原有的文化、藝術展演之外,並提供參觀市民的餐飲休憩服務。Top--------------------------------------------------------------------------------舊孔廟(崇聖祠)〈三級古蹟〉高雄市每年的祭孔大典都在左營蓮池潭北岸舉行,即今左營蓮潭路400號高雄市孔子廟。然而高雄市的孔子廟是於1976年(民國65年)才另地重建落成的。之前所有的祭典活動都是在左營區舊城國小的崇聖祠舉行。因為昔鳳山縣(包含現今高雄市、高雄縣、屏東縣)的孔子廟就是在舊城國小的位置。1683年清廷初領台灣時,為了要不要保有台灣而爭論一段時日,後來雖然勉強占領,但對台灣的經濟、文化也就不會太在意,因此鳳山縣早期並沒有孔廟的設立,直到1686年知縣楊芳聲首先在興隆莊設文廟,就是在左營舊城外立明倫堂,為地方教育中心。前有蓮池潭為天然泮池,潭水澄清,荷香數里,是昔日鳳山八景之一。乾隆17年(1752年)知縣吳士元重建。中為大成殿,東、西無,前為大成門,又前為櫺星門,兩旁義路、禮門坊,殿後為崇聖祠。廟前有蓮潭,天然池。兩山對峙,屏山左拱,龜山、鼓山右輔,行家稱為人文勝地。孔廟的規模始全。期間又歷經傾圮與重修多次,至1877年(光緒三年)知縣孫繼祖又重修學官乃復舊觀。日治時期,日人於文廟內附設舊城公學校(日治時期分有公學校與小學校),而原有文廟建物因年久失修,大都己頹腐,目前只剩下「崇聖祠」。1976年(民國65年)以前的祭孔大典,原都是在崇聖祠前舉行,但因崇聖祠並非孔子正殿,而是因孔子關係而追溯上五代祖先牌位的殿堂,因此市政府始在1974年在蓮池潭北面重建孔子廟,於1976年落成,至此每年的祭孔大典才移至現在的孔子廟舉行。崇聖祠原稱啟聖祠,主祭孔子父親叔梁紇,清雍正元年(1723年)追封孔子五代祖先為王爵並予入祀,才更名為崇聖祠。原有的崇聖祠,經歲月的流逝也是破舊不堪,目前是整修過後的情形。而其屋架,使用簡樸大方的三通五爪式,大屋架,一支支的橫樑上,騎放著形如木瓜的筒型短柱,層層相疊,環環相扣,由這些屋架組件,創造出寬敞直碩的祭祀空間,正是中國傳統建築,引以為傲的匠人智慧。祠內還有供奉孔子五代先木主牌位的神龕等,都是彌足珍貴。崇聖祠右側則有兩棵百年以上的老黃檀樹。及前、後另搜隻有散置各地的清代石鼓、石碑等,包括孔廟的下馬碑〈奉旨文武官員軍民人等至此下馬〉及鳳山縣學的〈臥碑〉等十方埤。(方=單位)因年代久遠,部份雖已斷裂,字跡模糊,但已有拓碑存檔,因此仍極具文獻價值。Top--------------------------------------------------------------------------------楊家古厝楊家古厝,位於楠梓右昌街。右昌早期稱右衝,日治時期將「衝」簡易成「冲」,國民政府又覺冲字不雅,改成「昌」字,用閩南語都是同音字。早在鄭成功時期,萬年縣就有「右衝街」、「右衝莊」之稱,右衝即:「右面衝鋒」之意,意即前鋒、後勁、左營、右衝等地,早期都是軍屯重鎮,用來拱衛縣城,因此右昌地區開發甚早,自古即以「頂冲下蒲」著名於高雄,冲指右衝,蒲是小港區大林蒲。右衝除了西邊靠海,東、北、南都是遼闊平原,所以兼有農、漁之利,即所稱「半山半海」之地利,因此人文薈萃、文教發達,多科第功名之家,望族子孫在地方上仍有名望,且保留一些還算完整的舊宅第,其中以楊家古厝最有代表性。楊家祖籍為福建省泉州府南安縣,於康熙年間單身來台開墾,定居於右昌。先人因注重子孫教育,家中秀才輩出,第三代楊顯為武秀才,第七代楊石寧(1839-1890)亦為武秀才,授武略郎,曾任台南府千總,楊雲峰、楊雲漢兩兄弟同科考取武秀才,又同任台南府把總,楊雲階為文秀才,第八代楊擂(石寧三子)為文秀才,一門六秀才傳為美談。楊家古厝整體建築外觀仍保存著閩南斗拱出簷的合院式建築型態,其特徵多強調曲線,有幽雅飄逸之明暢感,非常典雅古樸,還有象徵舊時官爵的飛簷翹脊,屋脊採用雙層透風的花磚,以防止強風吹毀屋脊,俗稱「西施脊」,上有彩繪及雕花,正廳門額上勒有「兄弟同科」石扁,左右伸手(廂房)門楣則分勒「種德」、「藏書」橫額,至今已有百多年歷史,並在歷代屋主細心維護下,迄今仍相當完整,是一個珍貴的文化資產。古厝較特殊是廳門的門閂有三層,是古時用來防止盜匪的設施,俗稱「弄扯」。一般住宅門閂都只設有一付於兩扇門之間,成井字狀。較堅固者,如城門,則把門閂延長至兩旁牆垣、鑿洞,以增加強度。另外,正廳左牆壁上掛有「J-BEQF」的英文字,為「高雄號」飛機機翼,是楊家子弟楊清溪於日治時期向日本陸軍洽購230馬力薩爾摩遜型偵察機,做環島飛行時,因不慎失事所遺留下的遺物。右牆上掛有一幅醒世文扁,內容風趣易懂,是楊家祖先用來勸誡子孫之文扁。在台灣舊有的古厝宅第,都有一個共同的現象,即整體建築結構左右雖然對稱,但仔細觀察,在磚飾及雕工上卻多所不同,匠師的工藝角力明顯可見。因舊時興建大宅第在人力、物力及財力上都是非常龐大,建材都由匠師購自唐山,屋主也會雇用兩批工匠來分擔風險,又可相互監督,施工時還因競爭而提昇品質。Top--------------------------------------------------------------------------------薛家古厝(左營後)左營是漢人在高雄地區開發最早的聚落,從鄭氏家族到清朝早期都是縣衙署所在地,因此多科第功名及望族之家。但因時代的更移、都市的發展,大都傾圮、拆遷或重建,目前以後海平路的閩南式建築「薛家古厝」最出名,為港都地區規模最大的三進落宅第,最年輕的屋舍(後落厝)也都年近百齡,走在「護龍」、「伸手」、「後龍」的各通巷中,讓人憶起童年,恍若時光倒流一般。薛家古厝不像一般官爵或有錢人家一舉興建完成的大宅第,在薛家後代口中不曾有什麼顯赫的家族史傳奇,祖先是由福州隨鄭成功渡台墾荒的艱辛移民,曾經歷過相當艱苦的開墾時期,在初期只能以草屋竹舍來遮風避雨,進而石灰土角厝,約距今180年前築起第一棟合院式房宅,後因家族的繁衍而陸續發展成中落厝、後落厝,約離今90年前才完成現今的規模。薛家雖沒有象徵官爵的飛簷翹脊,但祖先都很有台灣傳統建築觀念,即整個宅第從一條龍演變成轆轤把(即單伸手)→三合院→二進落→三進落,就這麼將後代子孫展演在最後的「三落百二十門」(大厝)裡頭。這種大宅第、大聚落的群居,在舊時墾拓的時代有其重要的歷史意義,一為防盜,一為聚集人力,以增進生產力。此種模式直到日治以後,因社會結構的改變,接受強制的改革,台灣的建築才發生變化,成為西方建築模式,進而演變至現今的大廈式建築。薛家古厝正好讓我們看到台灣建築歷史的縱身。後薛家古厝之「」即日治之前的私人糖廠,稱之「蔗」,後即舊時蔗的後面。可見薛家族人早期是靠務農為生,並曾以古法製造黑糖和冰糖等農產品,也曾經營糧行生意,因此古厝的每個大門旁都留有給貓進出的小方洞(另一說是水洞,即排水口),方便牠們捕捉老鼠,以免為患存在家中的穀糧。古厝建築圖式→Top--------------------------------------------------------------------------------武德殿(或振武館)(市定古蹟)武德殿發源於日本的警察系統,是練習武道的場所,之後再擴展到城市與學校。台灣曾是日本的殖民地,統治者自然會引入各種日本文化,以其在殖民地上形塑母國文化,在文化上是如此,在建築上自然也不例外,武德殿就是在此種因素的影響下傳入台灣。警察肩負社會安定、人民安全之責,經常必須面對盜匪及不法之徒,因此必須習得防身的武藝以求自保及保護人民,因此武術對維護治安的警察就格外重要與必要。因此在明治28年(1895年)於日本京都成立的「大日本武德會」,其會員以警察為主。其所建的武道場建築,稱之為「武德殿」。當日本統治臺灣時,日本警察系統就影響到臺灣。因此臺灣的武道文化就由當時的日本警界引入,主導及發展,在警察系統的推動下,當時的臺灣州、廳、郡等,都陸續興建起「武德殿」。大正13年(1924年)高雄武德殿於湊町四町目完工,即由高雄警察署管理與使用,即今鼓山區登山街36號鼓山國小後面、中山大學西子灣山洞左側,為日式磚造建築,其入口用希臘柱式的突出小亭作為玄關、牆壁下半部是紅磚砌成、上半部為水泥橫帶紅白相配,各主要石柱上並雕有一支箭射在箭靶上,圖形屋簷為木造飛椽構造、屋頂則舖日本黑瓦,為外觀雄偉的日本傳統寺殿式建築。武德殿在當時是用來做為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對外擴張的強兵強種作準備,乃提倡武士道的尚武精神。日本在全台各地興建武道館,以提供公務員、警察及學生作為練武場所,男生必須學習柔道、劍道或角力〈相樸〉(附註一),而女生則以射箭為主。並每年在台灣各地先舉辦武道大會或演武大會,選出優勝者,再集中至台灣地方本部武德會進行決賽,以發揚武士道的習武精神。其建築內部主要分兩大部份,東邊為學習劍道區,西邊則是學習柔道區,約可容納一百人,屬當時的察暑管轄,(即今臨海二路與臨海一路交叉處的永光行)台灣光復後則改由鼓山國民學校代管,並曾經權充教職員宿舍,現己無人進住,又乏人管理,只剩下雜亂的外穀。近來高雄市政府大力挽救舊有古蹟,力圖整修以利古蹟生命力之再生,遂在在民國88年古蹟審定會議通過,將之列為市定古蹟。附註一:劍道則是用四片竹子合成的竹劍。角力〈相樸〉則是現今世界上兩人對技中規則最簡單也最文明的運動。Top--------------------------------------------------------------------------------高雄港車站(舊打狗驛)經濟史家金漠昇曾說過:根據世界各國工業化的歷史,我們可發現,一個國家從工業化運動的各種步驟,有先後緩急的不同。就大體上說:鐵路交通的建設當是各國在工業化過程中最先和最急的步驟。因為鐵路交通的建設,對於工業化過程中的各種經濟建設,會產生一種累積的或促進的作用,從而保證工業化的成功。臺灣也不例外,在新時代的運送利器—鐵路,未進入臺灣以前,貨物的運輸主要是靠竹筏和牛車,非常緩慢,但自從有鐵路的運輸後,臺灣這一個寶庫才迅速的被開發了。明治28年(1895年),日本人佔領臺灣當年就成立了「臺灣陸軍補給廠打狗辦事處」,自台南到打狗鋪設了輕便鐵道,以方便軍需品之搬運,及軍隊運輸往來的需要。另外也擔任運送各官廳或一般旅客搭載與貨物輸送的功能。明治31年(1898年)11月,臺灣總督府鐵道部為鋪設打狗至台南及打狗至九曲堂間鐵路工程,於打狗仕紳陳中和之鹽埕埔廳舍,設立打狗出張所,由技師新元鹿之助出任所長。在山下町一丁目十七番(日治時期高雄市的台南新報社高雄印刷所,約在今日的鼓山一路上,壽山登山步道入口處旁,距離高雄港約二百公尺處)設立打狗停車場(火車站)。自明治33年(1900年)3月開始動工,同年11月28日完工通車,打狗(今南鼓山區)至台南火車站開始營運發車,成為打狗(高雄)地區火車站的嚆矢。明治35年(1902年)因臺灣總督府發佈制定臺灣糖業獎勵規則後,大小新式糖業株式會社不斷設立,各地糖業大為發展,各項工廠的新式機器設備不斷自國外輸入。再加上翌年總督府重建舊有的圳渠及建設現代化水庫等水利工程,使得農產作物產量增加,致使打狗港的農產外銷貿易量蓬勃發展起來,帶來打狗港營運上的盛況,但亦使得打狗港及打狗停車場地及棧埠飽和,達不敷使用的窘境。臺灣總督府乃決定在港灣西北側填埋海埔地,一方面可藉此疏浚打狗灣航道,另一方面可作為遷建打狗停車場之用。臺灣總督府乃在明治37年(1904年)派基隆築港局兼總督府技師山形要助等三人,前往高雄主持填築適宜。並租用大倉組所有的「恆春號」挖泥船,挖掘打狗港灣內泥沙。整個填築工程在明治40年(1907年)5月完成。填築面積十三萬四千六百二十四平方公尺,均以原價移交鐵道部作為興建停車場(車站)之用。鐵道部即選定其中新闢出來的三萬八千多坪海埔新生地,著手興建打狗停車場,並於明治41年(1908年)9月完工。10月開始營業,使打狗邁入陸、海聯運的新紀元。高雄都市發展重心,也隨著火車站的遷建,發展方向由旗後町、哨船頭,而移到哈瑪星。「哈瑪星」即由高雄驛(火車站)至魚貨市場之間,緣港邊所築的濱海鐵路線,日人稱為「濱線」(Hamasen),當地居民以台語直接譯音,稱為哈瑪星。因高雄市的日趨繁榮,且受限於都市發展關係,原有地理環境、車站設備,已不敷使用等因素,於昭和七年(1932年)10月,以高雄州告示190號公布的「打高雄都市計畫」案。日人令於昭和16年(1941年)在大港莊興建現代鋼筋水泥的新式火車站,並將原高雄驛之客運業務遷至新式火車站(即今之建國二路高雄火車站),而原高雄驛則只承辦貨運及高雄至屏東客運業務。至1968年(民國57年)又停辦高雄至屏東客運而專辦貨運業務。該車站現名為高雄港站,當地居民又稱之為「舊車站」。高雄港站目前仍有第一及第二臨港線鐵道,並逾2003年3月1日起,再利用經由高雄火車站,經苓雅車場、前鎮車場、高雄港站的沿港灣環繞市區一圈之第一臨港線,行駛嘟嘟火車,讓市民體驗搭火車繞高雄一圈,使產業再生並提升高雄觀光事業。高雄港站之前是基隆南下的縱貫線,與從台東、枋寮過來的屏東線,構成聯外鐵路幹線,鐵路網是全台最複雜的系統,因此之前有南、北兩棟號誌樓來控制複雜的鐵道變換。機房及裡面機具都是日治時期遺留下的,目前都還在使用中,其功能與安全控制絕不輸現代科技。Top--------------------------------------------------------------------------------高雄火車站「車站」是代表現代化都市的「門面」。日本統治台灣的51年(西元1899~1945年)中,高雄車站歷經了三次遷建,從最初的打狗停車場(明治33年,西元1900年),到第二次高雄驛(明治41年,西元1908年),最後是高雄新驛-高雄車站(昭和16年,西元1941年),每個階段的車站興建,都有建築歷史背景的風格與特性。高雄市區的發展,是為因應各項產業的迅速發展、人口指數的不斷攀升。除了城市本身佔有先天航運優勢,後天的工商產業發達,它還配合著日本帝國的「南進」政策。高雄市位處台灣南部,高雄火車站是南北縱貫鐵路終點站,也是東亞南北航運的中點,立足高雄,睥睨南洋,可實現日本帝國「化太平洋為內海」、「建設大東亞共榮圈」、「南洋是帝國的生命線」的美夢。因此昭和16年(西元1941年),為配合大高雄新都市計畫,舊打狗驛必須東移時,也適逢日本軍國主義最興盛之際,在殖民地或勢力範圍內,興建帶有日本色彩的建築也是一種文化領域的宣示,當日人於大港莊興建現代化鋼筋水泥的新式火車站(高雄新驛〔高雄車站〕),中央門廳挑高兩層並設有塔尾,上為日本傳統四角攢尖頂,是此建築最主要造型特徵,門廳內四根大柱為帝冠式樣,混用了類似西方埃及之棕櫚葉柱頭與東方之雀替元素,整體建築其外觀式樣,就出現有天皇軍國主義色彩的「帝冠式」建築,也是必然的趨勢。它代表著台灣總督府對高雄市的「期望與倚重」,更代表日本殖民台灣的「成就與驕傲」,在日人「南進」國策的驅動下,高雄市被規劃建設成南台灣一個港灣、國防及工業城市,高雄車站被賦予的重大任務,就是代表這個現代化城市—高雄市「大門」的形象意義。高雄港車站是海埔新生地規劃興建,而高雄火車站則是在大港埔的大港莊規劃興建,因此日人將當地住戶集體遷往「新大港」(現今高雄醫學院東側,即三民區安生里)。高雄火車站前的精神指標「魚」噴水池,則是當地原地名稱「港」,因火車站前的愛河支流盛產魚(即鯉魚),在日治時期,日人因字難寫,而改成「大港」(因「」和「大」閩南語同音)。民國91年(西元2002年),這全台唯一的帝冠式火車站,因為捷運系統及鐵路地下化施工,本欲拆除,高雄市政府最後將其保留並遷移至原台汽停車場,此為台灣最大規模的文物保留活動,並規劃為高雄願景館。Top--------------------------------------------------------------------------------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舊高雄市役所)高雄(打狗)原為一個一漁港一漁村聚落,逐漸發展而成的大都會。在鄭氏時期屬萬年縣,行政中心設於左營興隆莊。清代中期之後遷至鳳山陂頭街。日治初期沿用清朝鳳山陂頭街廳舍。明治43年(1910年)打狗支廳獨立之後,支廳合設於現哨船路62號一帶,大正9年(1920年)臺灣總督府將打狗改稱高雄街,設高雄郡。郡役所設於湊町一丁目(臨海二路,現永光行)。大正13年(1924年),廢高雄街、高雄郡,設高雄市,成為高雄設市之始,當時人口:四萬一千二百四十二人,市役所始設於鼓山區湊町四丁目(現今哈瑪星代天宮址),後因日政府鑑於新市街的發展動向東移,以及配合未來四十萬大高雄都市計畫,乃於昭和14年(1939年)將市役所遷至鹽埕榮町二丁目二十二番地(即舊市府大樓,現今歷史博物館)。直至民國34年(1945年)臺灣光復後,市役所更名為高雄市政府。民國68年(1979年)7月1日,高雄市改制為直轄市,因編制擴大,單位增多,原市府大樓嚴重不敷使用。在於民國81年(1992年),遷至現今四維路的四維市政大樓。昭和14年(1939年)落成啟用的高雄市役所為日人大野米次郎設計,清水建設責任施工。自日本明治維新一切西化後,產生傳統建築特色的危機感,而創造出來的新建築風格,是仿西方古典建築的屋身,再結合日本古典傳統的皇宮大屋頂而成的「帝冠式樣」。因發展年代較晚,在台灣數量很少,其特徵為結合東、西方的建築特長所演變出來的樣式。外觀如此,連內部結構也都是東、西合併,如西方圓柱頂部加上東方木材結構才有的雀替(即插角),建材為鋼筋混凝土,左右完全對稱。中央塔樓為日本式四角鑽尖頂,尖頂寶瓶狀。,用現代建築來表現日本風格。正面外觀似「高」字,為臺灣現存帝冠式樣最完整的建築。1992年市政府從鹽埕區遷入四維路新市府大樓曾經廢棄,甚至有拆除計畫,經文化界力爭、規劃為歷史博物館,於1998年10月25日正式開館,是臺灣第一座由地方政府成立的歷史博物館Top--------------------------------------------------------------------------------天主教玫瑰聖母主教堂1626年5月4日西班牙軍隊登陸三貂角,佔領北台灣時,天主教亦隨之傳入台灣,但到1642年遭荷蘭人驅逐後,天主教在台活動就因此終止。其後只有天主教耶穌會之三名教士,於1714年奉康熙皇帝之命來台灣測繪地圖,他們從雞籠(基隆)到台灣南端,前後跋涉台灣西部達兩年之久,在台期間也走訪荷蘭時代遺留下來的基督徒。直到1858年(清咸豐八年)天津條約後,宗教解禁隔年,由西班牙屬地菲律賓的道明會奉羅馬教廷令,派遣會士郭德剛及若瑟二位神父來台傳教,他們由馬尼拉起程,先往廈門,但是因為若瑟神父不諳閩南語,所以就改由在福建傳教多年的洪保祿神父取代其務。於是郭德剛與洪保祿兩位神父遂率領四名中國傳教員及教友李步疊一家,於1859年5月15日由廈門出帆,並在18日下午平安抵達打狗。這一天即為天主教在台正式開教的紀念日。同年十二月,郭神父以龍銀六十二圓購置當時前金靠海岸邊的一筆土地(即今教堂所在地),以稻稿茅草簡單的蓋了一間房屋,做為暫時棲身之處兼臨時傳教所。1860年以「土角磚」改建傳教所並命名為「聖母堂」。1862年再以紅磚、咾咕石、三合土改建成聖堂,翌年完工,並自西班牙玫瑰省迎奉聖母像供奉,更名為「玫瑰聖母堂」。至1928年李安斯神父籌備改建聖堂,隔年正式施工,至1931年夏季完工,因教堂的地坪和愛河的沙灘連接,地勢低窪,必須填高土地,才能符合建地條件,為節省工程費,全體教友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合力完成教堂,因耗資太大,為避免再花錢,乃未舉行慶祝聖堂落成的典禮。1948年陳若瑟神父出任天主教高雄監牧區監牧後,指定以該聖堂為主教座堂,1961年高雄監牧區升格為主教教區,亦以該座堂為主教座堂,至今仍為全台灣地區最大的主教座堂,因此該聖堂的全銜為「玫瑰聖母主教座堂」,現任的單國主教,亦在1998年二月升為樞機主教,其地位僅次於教宗,具有人事安排的任免權。聖堂於一九九五年再度整修,但保留外觀,內部的木構造則改以鋼材,樣式仍仿1931年的造型,採哥德式建築,造型優美細緻,極具美觀,其特色乃以垂直向上的線條,直上雲霄,喻響往天國的感覺。但因教堂靠近海邊,台灣又多颱風,因此內殿雖高又寬,但大門卻沒有像歐洲地區一般那麼高大雄偉。該堂最大的特色應是正門門額,懸有1864年(同治三年)慈禧太后所頒,准其傳教的「奉旨」石碑,為1864年(同治3年)時慈禧太后所頒。由兩位長翅膀的小天使共同扶持,又莊嚴又可愛。該碑在1972年(民國61年)由教友「鐘意姑」所捐獻。教堂北側的玫瑰聖亭挖地基時被挖出,當時潘瓊輝神父雇工立於教堂門上方。與奉旨碑同時同地出土的尚有「老彌因多墓碑」該名會士聖名「丕此斯沙」,生於「玉利此邦斯國」,即今之西班牙,卒於同治4年(1865年)。聖堂130週年(1989年)為掉念李安斯神父興建聖堂的苦心與貢獻,特商請道明會將李安斯神父靈骸火化後,自香港移至本聖堂前左側安葬。Top--------------------------------------------------------------------------------高雄中學紅樓高雄州立高雄中學校創立於日治大正十一年(1902年),是本市最早之公立學校。昭和十九年(1944年)改稱州立高雄第一中學校。國民政府後,再改為省立高雄高級中學。其校園內尚保留著三棟自大正十一年(1922年)起,自1925年的三棟紅磚建築物,二棟之間隔以庭院,其圓拱形的門廊,長方形的窗台,挑高的樓板設計,在光影的變化中,散發出古典而幽雅的氣氛。凡以紅磚興築,外觀呈紅色的西式古典建築物,即稱「紅樓」。在臺灣被稱之紅樓者,除高雄中學之外,最具代表性的如臺灣總督府(現今總統府)。日本自明治維新之後,各方面參考資料:http://eec.kta.org.tw/naturepark_html/old_1.htm關於鳳山舊城「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住在繁華的現代都市中,你可知高雄市也擁有全台灣最古的城牆,他是台灣的「城祖」!「城」總是讓我門想起英雄捍衛城池,「一夫當關,萬夫莫敵」,可歌可泣的事蹟,但你可曾想過,先民為興建城池,胼手砥足,流血流汗的感人畫面?尤其在那科技並不發達的年代,能營造如此宏偉的城垣,的確是一件不簡單的事,可惜今人不知愛惜這片高雄的古蹟,而任其荒蕪頹敗,這是我們的失責,幸虧近年來政府大力的修茸,致力恢復古蹟的原貌,讓我們可以一發思古之幽情。高雄市早在明末鄭成功治台時代,現在的左營就隸屬萬年縣,那時尚未築城牆,後經清廷將台灣劃入版圖後,改為鳳山縣,縣治也設在左營,所以左營成為本市古蹟的大寶庫。舊城即是當時縣城,是保護鳳山縣衙(如現在的市政府)的屏障。最早的縣城是於康熙六十一年(西元一七二二年)朱一貴事件後,由知縣劉光泗採用「土埆」(註)為材料興建。城在龜山、蛇山之間,周圍長八百一十丈(約二六七三公尺),高一丈三尺(約四、二九公尺),並建有東、西、南、北四門,城的外面有護城河,河寬一丈(約三、三公尺),深八尺(約二、六四公尺)這是台灣參考資料:http://home.kimo.com.tw/sonny-sonic/history.htm


以上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家,如有侵犯請留言告知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50326000010KK04736

3488A47DDD1CB569
arrow
arrow

    c羅爆性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